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

【週末出遊】8/27去逛徐匯廣場、8/28去三重分館心得

出乎意外的事情發生在假日。

 8/27

早上臨時接到友人訊息我說肚子不太舒服,可能要在家裡休息。一問之下,才知道友人因為前一晚吃消夜導致如此,我也很意外,但也只能接受。後來友人說有好一點,加上想履行和我的約定,於是我們還是照常去。我雖然很高興,但不免擔心友人的身體狀況。見到友人狀況還好,我就稍稍放心了。

我們去捷運徐匯中學站旁邊的徐匯廣場,到了就先去B2美食街吃牛排,這次是友人請的。為了答謝我陪伴她度過沒工作的時刻,還有之前做的工作又可以繼續做,於是請我,兩個人快樂地享用牛排。但是我還是覺得不好意思,覺得自己只是盡到朋友的本分,不求什麼,就是希望友人能快快樂樂地工作。友人之前的工作經驗環境都很苛刻,即使友人再拼命努力,把全部重心放在工作,也依然傷痕累累。深知這種情況的我,很樂意幫助對於工作態度和人際關係產生疑問的友人,也是因為對我來說她是我重要的朋友,我就是盡我所能幫助她。真的只是這樣。

因為友人經常請我吃飯、喝飲料,後來我也會主動詢問友人要不要換我請,這樣又快樂,又不會只有一方單方面請。雖然媽媽管錢很嚴格,但只要我有錢,就一定會回請友人。算是我某方面的金錢自由運用。

餐點非常美味,友人也給予好評,說下次有空再來一起吃,我也同意。

因為友人哥哥下午要來她家,所以我們再稍微逛了優衣庫和無印良品,就各自回家了。我看到無印良品有賣護照造型的小筆記本,有點心動。但因為之前在墊腳石有買了相似的東西,所以作罷。

今天的相約非常愉快,回到家也和友人用LINE訊息聊了一下,度過充實的一天。

8/28

再次發生出乎意料的事情。這次是友人昨天抱姪女扭傷膝蓋。雖然覺得很驚訝,也只好取消今天的約,也有詢問友人要不要在她家附近的7-11約。友人說看今天天氣的情況。

由於已經出門了,我稍微在路上閒晃。這時受到幻聽的指引,去了三重分館。早餐則是去隨便一家早餐店買豬排漢堡配冰奶茶,奶茶就是很標準的早餐店奶茶,豬排漢堡蠻有料的。

到三重分館,挑了一些有興趣的書在座位上看。看到一半,友人打電話跟我說,現在在下大雨,還好你沒來。我看圖書館外果然在下大雨,想說那就在三重分館享受看書的時光,再回家好了。

結果雨很快停了。友人馬上傳訊息說要不要來她家附近的7-11。我因為太專注在看書,友人傳訊息後20分鐘左右,我才看到。因為沒想到雨很快就停了,趕緊借好書,去士林。

然後12點多到7-11,友人先占好位子了。我去看商品,猶豫很久,還是決定午餐吃7-11,於是買了綠咖哩飯和可樂果蒜香魷魚口味,可樂果當點心,和友人一起分享。吃飽飯後,也和友人分享借到的書。

享受完愉快的時光,友人說要去全聯買花王洗髮精和面紙,據說洗髮精便宜又好用。我聽了洗髮精的樣子,就和友人說我也是用這種洗髮精,洗起來非常涼而且清爽。後來也順利買到,到友人家門口樓下就各自回家了。

雖然星期天出乎意料的事情很多,也蠻充實愉快的。友人下星期四開始上班,期待和她一起回家。

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

【平日出遊】8/22去好樂迪唱歌心得

 今天請了特休,和友人一起去好樂迪KTV唱歌。對我來說,是特別的KTV初體驗。

到店內,櫃台人員詢問我們有沒有特別定位,告訴她號碼,先在旁邊的沙發上等著。然後就被帶入包廂,簡單的為我們介紹使用包廂的注意事項就離開了。

我們開始點歌、唱歌,也點了奶茶和薯條、雞翅拼盤。不過好貴喔!都是2、300塊起跳!下次還是帶一些吃的再去好了。

因為只有和友人兩個人去唱,加上一口氣點太多歌。一連唱了一個小時以上有點累,等剩一個小時時,趕緊刪掉不必要的歌。今天的體驗也算圓滿的達成了!

回去之前,和友人去摩斯漢堡點餐,彌補下午沒吃多少東西的空腹感。

也是很快樂的一天,有機會可以再去唱歌。

【週末出遊】8/21看《航海王電影版RED:紅髮歌姬》和吃創義麵心得

 


假日的早晨,和友人相約去早餐店吃早餐。這次又點了蘿蔔糕加薯餅配奶綠,真是享受!聊及彼此的星期六的安排,倒也愜意。

吃完早餐,一起走路去捷運士林站搭捷運,一路坐到捷運行天宮站。不過到電影院門口時,電影院還沒開,就先去附近的7-11喝點飲料,聊聊天。提到兩部感覺是搞笑片的上映電影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到了10點半,電影院開門了,這次要看的電影是航海王電影版:紅髮歌姬。友人出電影票的錢,我則是出爆米花和飲料的錢。準備好後,就去指定的地點邊享用爆米花和飲料,邊看電影。

這部電影因為是圍繞紅髮歌姬—美音來展開故事,電影中出現大概6、7首歌曲,非常好聽,而且是日本歌手Ado唱的。

而且故事情節也打破以往的慣例,在看之前以為美音會被壞人抓走來發展劇情。結果美音就是電影中造成災難的始作俑者。過去的悲傷記憶造就她想利用歌聲帶大家進入「新世界」,打造一個只圍繞美妙歌聲、充滿歡樂的地方。為此她在現實世界一直吃不眠菇,打算唱到力竭死亡。但是魯夫一行人還是察覺到異樣,為此展開行動。另外在現實世界海軍察覺美音可以藉由歌聲控制人們,認為她是危險人物,打算把她處決掉。就在這時候傑克來了。雖說傑克和美音並不是親生的父女,但傑克還是將美音當成自己的女兒看待。之前美音因自己的才華引來消逝之歌,造成災難,音樂之國幾乎毀滅。但是為了不讓美音知道殘酷的事實,他將美音託給音樂之國的前統治者高登照顧,雖然感到很悲傷,仍然大笑離開。後來美音藉由通話蝸牛知道那天的事實。但一直與外界隔離的她,還是決定啟動她所謂打造「新世界」的計畫。

就在魯夫和傑克的共同努力下,把消逝之歌創造出來的魔王打敗。美音為了讓大家恢復原狀,不顧自己即將力竭死亡,唱了一首歌。那首歌也是我在電影中非常喜歡的歌,非常療癒,感覺被溫暖的雙手緊緊握住。

最後的結尾是開放式結局,雖然並沒有強調說美音因此死亡。但我仍然想相信美音並沒有死,她只是被傑克帶回,在某處好好活著,用歌聲繼續為這個世界帶來美好。

帶著對電影的些許感觸,回到捷運士林站附近,去創義麵享用好吃的義大利麵。份量剛剛好,不會太多,也不會太少,而且很美味。

看了電影,反思一些事情,也意外為自己和友人帶來一些成長。這個週末也是一個特別的週末。

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

【週末出遊】8/14逛李科永圖書館、路易莎心得

一個晴朗的早晨,約8點多和友人一起去早餐店吃早餐。

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小插曲,送到桌上的餐點送錯了。本來和友人點蘿蔔糕套餐加大杯奶綠,但送上來的居然是煎餃和奶茶。只好和店員反應,才知道他們弄錯了,那應該是9桌的餐點。但這樣的事情說起來也是一種日常,只是偶然發生而已,也就不太介意。

吃飽喝足後,去李科永圖書館看看。友人要去拿書,也要一同去看書庫的書。在約莫兩個小時的時光,我跑了兩次書庫,各挑選了10本左右的書。隨意翻看後,最後決定借8本書。友人看到我拿這麼多書,也只是略顯驚訝的笑笑。挑書的過程中,也是我個人獨享的一種樂趣。友人除了拿到的4本書,另外再借個2、3本。兩個人是滿載著書,但是能看書就覺得很值得,就不太在意有些重量的書。友人跟我說終於了解我滿載著書卻甘之如飴的感覺了,雖然很重。我也是說,我就是可以為了看書,背書背得很開心。想想自己也有點怪怪的,不過那不是重點,只能說我就是這樣的人。 

到路易莎,友人請我綠茶,兩個人在位子上繼續看借來的書。我忘記時間的流逝,把一本介紹阿德勒心理學的書給看完了。能夠從書上獲得想知道的東西,一直是我的樂趣。這種感覺是自己就能夠獨享,誰也奪不走。外在的聲音感覺有點在浮動,似乎是想告訴我什麼。但我專心在書籍上,也沒有思考偏離軌道的不安。為了讓友人和自己節省花費,中午決定各自回家吃,約12點各自回家。

每次出遊的時光,總是讓我這麼期待又開心。接下來的週末會去哪呢?有著掩不住的興奮!

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

【週末出遊】8/7去東區圖書館、星巴克、胡思二手書店心得

晴朗的星期天早上,我和友人相約在公車站牌前,對面就是東區圖書館。提早到時,友人請我好喝的原萃鐵觀音,就先去7-11坐一坐,聊了星期六各自的狀況。但今天彼此都是很好的狀態,沒有倦怠。果然睡眠可以有助調整生理時鐘和精神狀態。

到東區圖書館去挑書,也在自修室享受兩個小時的閱讀時光。約十點左右離開,前往附近的星巴克。在星巴克享用美味的烤雞松露生義大利麵和一杯抹茶那堤,真是享受!特別的是份量也剛剛好,不會過多,也不會過少。雖然提早吃午餐,也不會沒多久就肚子餓或太飽。如果真的要說什麼美中不足的話,就是人比較多,有點吵雜。還好過一陣子,人就比較少了。後來友人跟我說這樣的環境會有點不安,但沒馬上跟我說,之後人少狀況也比較舒緩了。看來以後我得主動詢問友人的狀況。因為我當時也有點不安,但沒跟友人說。

在星巴克聊天時,友人問我:這附近有什麼好逛的?我思索了一下,說:附近有家樂福,也可以去五華街看看,有很多店家。但礙於天氣實在太熱,我向友人提議,也可以去士林,同樣也有許多店家可以逛,而且你也方便回家。友人想了想,說:可不可以去胡思二手書店和墊腳石,我有點想看看書。也給我看一下她中意的書。我馬上答應,休息一下就去搭816去士林。途中我們在陽明高中站下車,友人要去家裡換穿起來比較舒服的鞋子。因為天氣很熱,接著去搭815到士林捷運站,走去胡思看看。

看了一下子,友人沒看到中意的書,她還是想著她考慮要買的兩本書。我則是猶豫要不要買下看到覺得還不錯的一本書。但友人提醒我可以先去圖書館查詢。剛好圖書館有,我就打消了想買的念頭。還好沒買書,不然又花錢。

因為午餐的星巴克是友人請,本來連去路易莎要買的綠茶友人也要請。我跟她說,你現在沒賺這麼多,我手邊也有錢,不然就我請好了。於是兩個人就高高興興地在路易莎享用薰香綠茶。後來友人跟我說要我在店內看書,她去墊腳石買她想要的兩本書。我也說好,她很快就買回來了。本來是想把友人買的其中一本書看完,但是突然覺得身旁的其他人怪怪的。例如喃喃自語、說一些很刺耳的話。待了一陣子,覺得受不了,跟友人說我的狀況。她說那不然我們離開吧。於是我們就在全家的路口就各自回家了。

雖然有些小插曲,但是又和友人度過快樂的一天。期待下星期的相約。

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

【書籍心得】《原子習慣》閱讀心得

 

《原子習慣》這本書常據在書籍的排行榜上,之前也因此買了這本書。直到最近才有空把整本讀完。

原子習慣的核心概念便是透過如同原子般不起眼的小改變,去形成你想要的新習慣或是讓不好的壞習慣消失。書中也把習慣的形成用複利的概念說明:每天進步百分之一,一年後進步37倍;每天退步百分之一,一年後趨近為零。就像投資理財的複利,不斷地增加投資的金額,若干年後以錢養錢,形成可觀的財富。


也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每天做一點簡單的微習慣,去培養自己希望擁有的習慣。



回到正題,那書中到底是用哪些方法讓習慣如原子般聚集起來呢?

這就得提到第一章提到習慣的養成不是靠目標,而是系統。目標是你想達成的成果,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。目標只是短暫的改變,而過程則是長遠的滾動修正。當你喜歡上達成中的過程,是否達到目標不再是你唯一關心的事,反而讓你對於改變躍躍欲試。


除了結果和過程,改變習慣最終的層次是改變身分認同。如: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。
書中舉了兩個戒菸者的例子,同樣是遇上有人遞香菸的狀況,第一個人說:不用,謝謝。我正在戒菸。第二個人說:不用了,謝謝。我不抽菸。
雖是只有小小的差異。但很明顯的,第二個人已經改變自己的身分認同,不再視自己為吸菸者。


而且一旦越以身份認同中的某個特定面向自豪,越有動力維持與之相關的習慣
例如下面這些信念:
  •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,而是成為讀書的人。
  • 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,而是成為跑步的人。
  • 目標不是學會一種樂器,而是成為演奏音樂的人。
因此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,就要持續編輯、修訂自己的信念,升級並拓展你的身分認同

正因為習慣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,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就要從生活的小勝利證明,例如:
  • 每次寫了一頁,你就是個作家
  • 每次去健身,你就是個運動的人
  • 每次激勵員工,你就是個領袖

至於建立習慣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步驟:

  • 提示:促使大腦開啟的一個行為,預示獎賞的一點資訊。

  • 渴望:所有習慣背後的動力。若擁有對改變的渴望,就有行動的理由。渴望的通常是習慣帶來的狀態改變。

  • 回應:確實執行的習慣,可能以想法或行為的方式呈現。

  • 獎賞:每個習慣的終極目標,獎賞可以帶來片刻的滿足,紓解渴望。

建立好習慣


1.提示:讓提示顯而易見


使用習慣計分卡覺察自身習慣。
好習慣為 +,壞習慣為 -,不好不壞習慣為 =
例如:

  • 起床 =
  • 看手機 -
  • 量體重 +
  • 刷牙 +
  • 泡一杯茶 +

若對決定習慣好壞仍然很猶豫,可以採用下列問句:

  • 這個習慣能幫助我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嗎?
  • 對於我渴望的身份認同,這個習慣投的是同意票還是反對票?

執行意向:打算如何執行某一特殊習慣


公式:我會於〔時間〕,在〔地點〕進行〔行為〕。


如:我會在晚上七點,在房間的書桌前讀英文30分鐘。


習慣堆疊:從目前的每日習慣,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


公式:做完〔目前的習慣〕之後,我會執行〔新的習慣〕。


如:每天早上把咖啡倒入杯中之後,我會開始閱讀20分鐘。


情境是觸發習慣的提示

要重新設計環境,使觸發你想要習慣的提示更明顯,可以嘗試下列方法。

  • 想要晚上記得吃藥,就把藥罐直接放在浴室洗手臺的水龍頭旁。
  • 想要多喝水,就每天早上把幾個瓶子裝滿水,分別放在家裡幾個你常待的地方。


盡量避免把一個習慣的情境和另一個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
例如:想要用手機處理工作的事,反而去瀏覽社群網站、打手遊。成為提示的大雜燴。


2.渴望:讓習慣有吸引力


誘惑綑綁是心理學理論「普氏原則」的一種應用。認為「較高可能性的行為會強化較低可能性的行為」。即使你並不是那麼想做要培養的新習慣,如果它意味著你可以在過程中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,你就會訓練自己去做。

習慣堆疊加上誘惑綑綁的公式如下:


1.做完〔目前的習慣〕之後,我會執行〔我需要的習慣〕。

2.做完〔我需要的習慣〕之後,我會執行〔我想要的習慣〕。


如:想要瀏覽書籍,又需要多運動
1.當我吃完早餐之後,我會出門散步30分鐘。
2.出門散步30分鐘之後,我會回家翻開書籍看書。

重新思考你的習慣,把重點放在益處,而非壞處。是一種快速而輕鬆的方式,使你重新設定大腦,讓習慣顯得較有吸引力。

如:在眾人面前演講或參加重要比賽前,許多人都會感到緊張焦慮。如果負面解釋這些感覺,我們會感到威脅和身體緊繃。若能正面詮釋這樣的感覺,反而能輕鬆應對。把「我好緊張」轉變為「我很興奮,期待自己的表現。等一下可以大展身手!」

動機儀式:把新習慣和你自己很享受的事連結在一起。

如:寫作時同時聽音樂,如此重覆。以後只要開始放音樂,寫作的專注度就會提高。

3.回應:讓行動輕而易舉

啟動和行動的差別在於:啟動是制定計畫和學習,但無法產出結果。但行動可以產出結果。

如:為了寫作構思了20個想法,那是啟動。實際上寫一篇文章,就是行動

想要精通一項習慣,關鍵是由重複開始,而非完美。

長期增強作用(又稱海伯定律):透過不斷的重複,一個行為會漸漸變得自動化,同時大腦也會為了有效率的執行行為而改變。

換句話說,重複是一種改變

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,而非時間。大家都會問:「要花多久才能建立一項新習慣?」其實真正該問的是:「要花多少次才能建立一項新習慣?」

讓行為毫不費力地執行,就是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

為了以後方便,把需要的環境準備好。

  • 想要多運動?提前把運動服、運動鞋、運動包、水壺準備好。當有運動的念頭,便可準備好直接出門。
  • 想要吃健康的早餐?前一天先把材料備好,放入冰箱。如此一來,早上便可直接烹飪食物。

兩分鐘法則:新習慣從執行內容只要兩分鐘開始。

  • 每天就寢前閱讀變成只讀一頁
  • 用功讀書變成翻開筆記
  • 跑三公里變成繫好跑鞋的鞋帶

又如要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,一開始每天只寫比自己想寫的還少的字數

4.獎賞:讓獎賞令人滿足

體驗令人滿足,我們比較有可能重複某一行為。

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,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。

  •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,當下覺得很麻煩,未來可以強健自己的體魄,讓身體更健康。
  • 養成看過多電視的壞習慣,當下覺得很舒服、不費力,未來造成身體疲累、浪費自己能夠運用的時間。

維持一項習慣的關鍵重點是成功的感受。讓你感覺該習慣有回報,努力是值得的。

習慣越是成為生活的一部份,你越不需要外在的鼓勵來協助你貫徹。動機讓你開啟習慣,身分認同讓你維持習慣。

習慣追蹤是測量有沒有執行習慣的方法。好處有三點:

1.顯而易見:創造提醒你行動的視覺提示
可視覺化能讓你明白成效並對自己誠實。
2.有吸引力:本質上有激勵效果
自己的進步能激勵自己,產生成癮效果。為了讓效果更加明顯,會積極行動來餵養自己的渴望。
3.令人滿足:記下成功例子時會帶來滿足感
追蹤本身能成為一種獎賞。看著成果增長,能提供滿足感。


習慣堆疊加上習慣追蹤的公式如下:

做完〔目前的習慣〕,我會〔追蹤該習慣〕。


如:把碗盤放進洗碗機之後,我會記下剛剛吃過的食物。

關於維持習慣有一個原則,那就是即使中斷也不要錯過兩次。一旦錯過,要盡快回到正軌

消除壞習慣


1.提示:讓提示隱而不現


改變惡習的第一步,就是密切注意這些習慣。如:大聲說出你打算做的事,以及可能的結果。

人容易受到環境影響。最近的研究也發現自我控制力強大的人,其實和一般人沒什麼太大的不同。所謂的「自律者」只是善於建構生活,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自我的強大控制力和意志力。換句話說,也表示他們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環境
當你不需要常常動用到意志力,就比較容易自我克制

另外習慣一旦建立,只要環境的提示再度出現,行動的渴望便隨之而來。
如:用減重簡報轟炸肥胖的人,使他們感到壓力。不知不覺重拾暴飲暴食的習慣。

此現象稱為「提示引起的想望」:一個外在刺激造成了一股想要重複惡習的強迫性渴望。一旦注意到某件事,你就會開始想要

要剷除一項壞習慣,最實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減少接觸激發此惡習的提示
如:浪費太多時間看電視,就把電視搬出臥房。

2.渴望:讓習慣毫無吸引力


重新建構與壞習慣相關的所有提示,並賦予它們新的意義。
如:你以為抽菸可以幫你消除壓力,其實根本不會。抽菸不會放鬆你的神經,只會毀掉神經。

所謂欲望就是當下狀態和未來想要有的狀態的差距。所以當你暴飲暴食、點煙和上社群媒體,你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從這些習慣得到的東西,而是不一樣的感覺。

3.回應:讓行動困難無比

如果要預防壞習慣,試圖增加行動的阻力,讓壞習慣難以執行。

  • 把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,直到用餐時間。手機不在身邊,自然不輕易使用。
  • 事先把電視遙控器電池拿起來和把插頭拔掉。規定自己想看電視的時候,要把插頭插好和將遙控器電池放入遙控器。藉此讓自己失去想看電視的動力。

阻力越多,形成習慣的可能性越

承諾機制:用當下做的選擇控制未來的行為。

  • 減重時,買獨立包裝而非家庭號的食物。避免吃下過多食物。
  • 買插座定時器,晚上十點固定切斷路由器的電源。避免繼續使用網路。

4.獎賞:讓後果令人不滿

習慣契約:讓違背承諾變成公開且令人痛苦的事。

如:企業家布萊恩.哈里斯與妻子和教練共同簽署一份習慣契約。如下:

布萊恩在2017年第一季的首要目標,是再次開始執行正確的飲食,好讓自己感覺更好、看起來更好,並且達成體重200磅與體脂率10%的目標。

  • 第一階段:在第一季重拾嚴格的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」。
  • 第二階段:在第二季開始追蹤主要營養素。
  • 第三階段:在第三季維持飲食和健身計畫,並加以改善。

寫下幫助達標的日常習慣。「記下每天所吃的食物,並且每天量體重。」

列出失敗時的懲罰。「如果布萊恩沒有做到這兩項,下列懲罰將被執行:他必須在當季剩餘的每一個上班日穿著正式服裝。正式服裝的定義是不能穿牛仔褲、T恤、帽T或短褲。此外,若有一天忘了記錄所吃的食物,他還必須給教練兩百美元,隨他花用。」


在開發、探索不同選項時,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,以持續縮小最能滿足自己的習慣與領域的範圍。

  • 什麼事情對別人說是勞苦,對我來說卻是樂趣
  • 什麼事情讓我忘記時間
  • 什麼事情讓我比一般人得到更多報償
  • 什麼事情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?

金髮女孩原則:當執行任務恰巧位在當下能力的邊緣,人便會感受到最高程度的動力,就能進入「心流」狀態。

心流狀態即是從事一項活動時全然沉浸其中「進入狀態」的一種體驗。

成功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,而是「無聊」。人會為了尋找新鮮感,讓進步脫離正軌。


結語:

《原子習慣》告訴我們就算是再小、再不起眼的習慣,只要透過一些方法和概念,一樣能聚沙成塔,成為強而有力的習慣。找到自己的優勢,透過金髮女孩原則有效的刻意練習,對於習慣的熟悉度大幅成長並自動化。每天只要進步百分之一,一年後就能進步37倍,使得小得如同原子般的習慣帶來鋪天蓋地的極大轉變,有益於自己的生活,甚至於人生。這本書不僅提到許多嶄新的概念,並用實例清楚說明。使得習慣的養成能按部就班的進行,並提出異於一般刻板印象的概念,易讀也易實行。

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

【週末出遊】7/30、31去金興發、墊腳石心得

 週末,固定的休假日。一天去逛墊腳石、一天和友人相約。

7/30

應媽媽的要求,去墊腳石買自己和媽媽需要的東西。其中我們選定了一款三孔的名片本,但是到現場去看並沒有,於是改買三孔夾和六包名片內頁,合計價格也是差不多。另外還有奇異筆、膠水、口紅膠、立可帶內帶、隨身碟、SD卡和書套這些簡易的辦公用品。

買完後,去摩斯放鬆一下吃午餐。媽媽又來電話說計算機快壞掉了,需要買一個計算機。便又去墊腳石買適合媽媽的計算機。

就在這時,我看到B5尺寸的KING JIM筆記本,真是太驚喜了。於是買了兩本。一本給自己,一本給友人。也買了一包KOKUYO的方格內頁要送友人。

剛剛在摩斯休息的時候,友人也傳了訊息。我跟她說我現在在摩斯吃午餐,早上幫媽媽買東西。友人考慮了一下,說:你要不要來我家附近的7-11?要來通知我一聲。我馬上答應,買完計算機就前往友人家附近的7-11,剛好這時人潮比較少。就佔好位置通知友人可以慢慢地過來了。友人來了也請我一杯冰淇淋紅茶,真好喝!大概過了一個小時,因為7-11廁所被人占用,我和友人就離開。本要借友人家的廁所上,剛好友人哥哥來訪,我跟友人說:沒關係,你就好好和家人相處。我還不急,可以回家上。就和友人道別,回家了。

回到家,查詢家裡還需要什麼文具和用品。等媽媽晚上9點到家,也稍微和她討論,快12點才睡。

7/31

早上,和友人相約在陽明高中站牌。沿路去李科永圖書館還書,再走到金興發去買東西。我很專心地看需要買的清單,結果過了一陣子,友人說她身體不舒服,有點倦怠。我說,你等我一下,我們馬上離開。趕快把清單上的東西確認一遍,再選好要買的東西,到樓下結帳。然後四處尋找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。本來友人想去摩斯休息,但距離太遠了,怕她受不了。於是在路途上看到全家就馬上進去找位子坐,休息了一下再出來。這個時候友人還是不太舒服,於是我跟她說:等一下回家你就好好休息,吹家裡的冷氣,喝點綠茶退退火,就會好很多。聽完我說的話,友人說她想去路易莎去買薰香綠茶來喝。我說:那好,不然我們去路易莎休息,綠茶我請你。神奇的是,再度休息了一下,喝完綠茶,友人感覺好多了,說中午還是能一起吃飯,等一下可以逛墊腳石。看到友人心情比較舒坦,我鬆了一口氣。想說夏天真的很熱,去逛還是要適時地休息比較好。

到墊腳石,我把清單上的東西確認好一遍,也放進籃子,等一下結帳。友人也挑了一些東西,放進籃子內。最後請店員打開要買的一、兩樣較高單價的東西,就去結帳。店員後來發現忘記把剛剛拿到櫃檯上高單價的東西算進去,於是變成打兩張發票。不過也不礙事,總算順利地買完需要的東西,我暗暗覺得真是太好了。

買完也中午了,於是去摩斯吃午餐。友人為了答謝我的幫忙,請我吃午餐。我說:你也太客氣,這是朋友本來就該做的。這根本不足掛齒。雖然不好意思,但還是開開心心的接受友人的好意。

回去前,也一起去墊腳石看了一下書。愉快的週末,想到和友人一起共度,就覺得自己好像在作夢,非常開心。下星期一上班又能提起精神,真是充實的週末。